体育活动强度分为哪三个阶段
该研究涉及近1万名60岁及以上居民。研究者将体育活动强度分为三个层次:剧烈、中度和轻度。并对老年人成功衰老的六大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包含无大病、无残疾、高认知功能、不丧失身体功能、积极的社会参与、较高的生活满意度等,再比较不同运动强度的老人在六个因素方面的差异。
结果显示,参与中等强度体育活动使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概率提高0.76%~0.78%,体现在主要疾病患病率更少,身体功能更佳、社会活动参与和生活满意度更高;参加剧烈、轻度体育活动对上述六个因素并无明显影响。
该研究证实,中等强度体育活动对成功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应鼓励老年人参加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体育的五个水平阶段
新中国社会体育发展经历了 5 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社会体育的创业阶段”自 1949 年至 1957 年;
第二阶段是“马鞍型发展阶段”自 1958 年 - 1965 年;
第三阶段称为 畸形发展 阶段;
第四阶段称为 发展与初步改革 阶段;
第五阶段称为 改革的深化 阶段。
新课标体育水平的划分
新课标体育水平划分分为三个等级:合格、良好和优秀。
因为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水平,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估也需要有相应的标准,因此将体育水平分为三个等级进行评估和划分。
合格是最基本的要求,良好是对学生好的表现的认可,优秀则表示学生的体育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此外,在新课标中对体育课的时间和内容也进行了明确规定,优化了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更全面、科学地发展身体素质,达到课标要求的体育水平。
新课标体育水平划分如下:
一、基本水平:代表学生具备了生活、学习、工作、文体娱乐中所需的基本体育运动能力,体能水平和协调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满足日常生活、体育健身和个人兴趣需要。学生应力争达到或超过基本水平。
二、拔尖水平:代表学生在某一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表现上具备非常出色的能力和突出的优异表现,已达到普通运动员水平,能够参加校内外比赛和各种体育活动。“拔尖水平”既是学生体育素质和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在特定体育运动项目的自我发展、成就和价值认同的重要来源。
三、达到综合水平:代表学生在各项体育运动中能够较为自如地运动,有一定的竞赛成绩。学生不应轻易放弃以下任何一项基础体育运动,单位均应设置相应的基础运动项目:田径、游泳、体操、球类、散打(柔道、跆拳道)等。
四、超常水平:代表学生在多项体育运动项目中具有突出的全面综合能力和在某一项特定体育运动中的非常出色表现,已达到运动员、国家甚至世界级别。是学生高水平体育素质的体现和价值认同,也是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实现个人价值、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
1 根据新课标,体育水平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2 划分标准主要取决于学生在体育课程中表现出的技能水平、身体素质和体育意识等方面,如优秀水平要求学生在多项体育项目中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及以上。
3 此外,新课标还提出了“普及、提高”两个阶段,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和发展。
每个维度都有四个水平:新课标核心素养三个维度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分别设置了四个水平目标,每个维度的水平目标均按照核心素养发展水平逐一进阶。
每个水平均未对应学段:新课标中四个水平目标与以往的学段水平并不对应,不能简单地将水平目标中的水平当做学段,这些目标中的水平是指发展水平而非学段水平。
根据新课标,体育水平主要分为A、B、C、D四个等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体育课中需要达到一定的体育素养和技能水平,因此将体育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水平和发展情况。
A等级表示优秀,B等级表示良好,C等级表示及格,D等级表示不及格。
具体划分标准包括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体质素质、运动表现等方面。
此外,新课标还规定了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的要求,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具备一定的体育竞技能力和身体素质。
3. 合格:能够基本掌握一项或多项体育运动技能,能够在比赛中表现出基本的动作技巧和规则意识,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
4. 不合格:无法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无法在比赛中表现出基本的动作技巧和规则意识,身体素质较差。
以上划分标准主要是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制定的,旨在评价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
明确结论是:新课标体育水平共分为四个等级,即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
原因是:是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其学习成绩。
是:优秀指学生在各项测试指标中均表现出非常高的水平;良好指学生在大部分测试指标中达到要求,但个别项目表现尚需提高;及格指学生在测试中达到基本要求,但需要在某些项目上再做加强;而不及格则指学生在测试中没有达到基本的身体素质要求,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做出改善。
这四个等级的划分,有利于学生自我评价和成长,也为体育教师提供了评价标准和指导方向。
体育水平的划分是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和能力,将其分为六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免修和免试。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1. 优秀:能够熟练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和规则,拥有较强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突出,能够发挥领导和带动作用。
2. 良好:能够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和规则,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较强,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一定水平,有一定的领导和带动能力。
3. 及格:能够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和规则,但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一般,参与体育活动较为消极,表现一般,没有领导和带动作用。
4. 不及格:无法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和规则,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差,参与体育活动较为被动,表现不佳。
5. 免修:身体存在健康问题,无法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免修体育课。
体育生等级划分表2021
体育生等级划分表是根据学生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和成绩进行评定的,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
优秀等级的体育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体育技能和素质,能够在各项体育比赛中表现出色,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体育精神和道德品质。
良好等级的体育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和素质,能够在一些体育比赛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同时还要有较好的体育意识和态度。
及格等级的体育生需要具备基本的体育技能和素质,能够完成一些基本的体育动作和活动,同时还要有一定的体育兴趣和积极性。
不及格等级的体育生需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体育素质,以达到及格以上的水平。
集中统一体育测试内容包括身体基础、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三类,每类10分。其中,第一类身体基础项目:身高标准体重(5分);男引体向上、掷实心球(两项选一,5分)、女仰卧起坐、掷实心球(两项选一,5分)。第二类运动技能项目:跳绳、立定跳远(两项选一,10分)。第三类运动能力项目:男1000米、女800米(必测,10分)。 而对于学校平时测试的30分,则通过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四个等级进行评定。按照标准,体育课教学考试,优秀为满分4分,良好为3.5分,及格为3分,不及格2.5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优秀为满分6分,良好为5.5分,及格为5分,不及格为4.5分。 对于丧失运动能力并符合残疾标准(必须持有残疾证),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可以免试。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总成绩按照50分计入升学考试总分,但是体育卫生常识考试不免试。因为临时伤病没有丧失运动能力,但不能按时参加集中体育考试的学生,可给予一次补考机会。未能参加补考的学生,毕业集中体育考试按照18分计入升学考试总分。 体育测试评分标准降低 此前,立定跳远项目,男生满分须达到2.4米,女生须达到1.96米,而今年分别为2.3米、1.85米。此前,一分钟跳绳项目,男生满分须达到170次,女生180次,而今年均调整为150次。去年引体向上要求16个满分,而今年则是10个满分,仰卧起坐去年要求1分钟42次满分,今年则要求1分钟40次满分。 每项不足8分者皆按8分统计。 今年加入的男生1000米、女生800长跑,很多同学都已经进入了训练的阶段。提醒同学们,练习长跑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每个星期都有点提升,到考试前达到标准基本不成问题。柏剑说,无论是练习实心球还是长跑,开始练习时都会有四肢酸痛的感觉,这个是正常的现象,一般两到三天即可恢复。
2021年体育生参赛等级划分表:
1.青年奥运会个人赛第9-16名,团体赛、接力赛第4-8名;
2.全国运动会、全国锦标赛暨全国青年锦标赛成年组、全国冠军赛总决赛个人赛第4-12名,团体赛、接力赛第4-8名;
3.全国冠军赛分站赛(四项赛)、全国锦标赛暨全国青年锦标赛青年组(四项赛)个人赛、团体赛、接力赛前4名;
4.全国少年锦标赛甲组(三项赛)个人赛、团体赛、接力赛第1名;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施三阶段
1)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准备阶段
教师备课:备课就是体育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校的体育课程资源的条件,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选择最佳的体育教学手段,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主要是为了掌握教学信息、了解教学对象、确定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
学生预习:预习是在上课之前教师备课的同时,学生对教材内容作预先的学习。预习对学生来说具有重要作用。预习可以了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上课时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确定练习时的重点,提高练习效率,加快掌握动作技能的速度。
(2)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实施阶段
体育课前准备工作就绪后,紧接着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在这程中尽可能做到:目标明确;调控得当;积极互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提高教学积极性,充满热情,增强责任感,并善于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认真地进行练习,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动用运动技能。
(3)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的检查与评价阶段
体育专项评分标准表2021
一、2021中考体育特长生标准
中考体育考试测试总分值100分。
1、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满分为30分,项目最终得分=考生按照《达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测试评分标准》得分×3。
2、掷实心球、立定跳远满分均为20分,项目最终得分=考生按照《达州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测试评分标准》得分×2。
什么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阶段。
首先是关注生存阶段,在这个阶段,多半是刚入职或者是入职不久的新老师,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觉得非常陌生,毕竟是新人,想给其他同事或学校领导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因此,他们会把工作重心放在人际关系上是理所当然。
因为他们想融入到这个集体大环境中,希望同事们能够接纳他,希望领导能够赏识他,更希望学生能够喜欢他,人际关系于新老师而言无疑是开始工作的第一步。
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阶段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1. 教育阶段:这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主要包括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和实习。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需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体育教学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2. 初级教师阶段:这是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习和考核。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3. 中级教师阶段: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可以独立承担教学任务。他们需要继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4. 高级教师阶段:这是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峰阶段,通常需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5. 专家型教师阶段:这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通常需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高度的教学水平。在这个阶段,体育教师要不断反思和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科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做出贡献。
中国体育现代化的阶段怎么划分
中国体育现代化与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是一致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洋体育开始传入,并与中国传统体育相结合,因而开始了中国体育近代化进程。这一进程大体上分为4个阶段:
第1阶段是19世纪60年代后至19世纪末。首先是洋务官僚聘请外国人教练兵勇,习练“洋操”,以及北洋水师学堂开设的西洋“体育课”,这些与中国的传统武术等训练项目结合,使中国军队开始走上了近代化之路。其次是近代学校体育也出现了新的内容。尤其是美国、英国等开办的教会学校,以课外活动的方式,开展了诸如田径、球类等“新式体育”活动。
第2阶段是20世纪初至新文化运动时期。首先是近代体育在学校的实施迈入制度化轨道,如体育排入课表,纳入考试范围等;二是传统体育开始与竞技体育结合。如1910年10月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便有武术、田径、足球、篮球等比赛或表演项目,将中国传统体育与“进口”的近代体育结合,用于竞技体育。
第3阶段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首先是中国先进青年的体育观念,如毛泽东德、智、体三育并重的思想等,在同时代具有先导作用;其次是现代体育体制的建立,如国民政府成立“全国体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国术馆”等;再次是学校体育开始着重培养新型的高层次体育人才,如成立体育专门学校,在大学开办体育系等。
第4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国运兴,体育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走上了现代体育发展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现代体育又催化了体育的大变革,使中国变体育弱国为体育大国、强国,加速了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