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买的足球能直接打气吗
刚买的足球可以直接打气,但打气前一定要用肥皂水湿一下打气针,第一次打气,别把气门芯碰坏了,如果气门芯不小心碰漏气,这个新足球就算报费了。足球远动是一项激烈对抗运动,优秀足球运动员头脑特别灵活,反应快,身体条件好,另处个人速度要快才行。
刚买回来的足球,可以先充气,但是不要全充满。把球先充起来,放一天看看,有没有变化。如果洒气,说明球的质量不好。如果不洒气,再充满气看看。没有问题了,就可以踢了。一般新买的足球,生产厂家都会实行三包,包退,包换,包修。所以不用担心,球的质量问题。
英超未来可能引进白牌,罚出场10分钟,大家怎么看足球的这一新规则
如果英超真的引进白牌规则,足球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规则的改变带来战术理念的巨大变革。
白牌这一规则最早在2013年由上一任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提出,最初的设想就是引进白牌, 将犯规比较严重或者违反体育道德的球员暂时罚出场10分钟,以使得对方球队获利,白牌是介于红牌和黄牌之间的一种处罚。
最近英足总也在讨论,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正式在英超引进白牌,这对足球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改变。也许以后的足球会非常像橄榄球和冰球运动,会有球员因为出现犯规的情况,被临时罚出场。例如球员在场上出现假摔,恶意犯规等情形,都会被出示白牌。
引进白牌或许会令足球更加紧张好看。球队会有一些战术上的改变,在对手因为白牌而场上少一人的时候,怎么利用好这10分钟,会是一个新的战术课题。
英超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职业足球联赛,一旦英超开始引进白牌政策,那其他联赛也都会逐渐开始执行白牌政策。足球的规则慢慢的在变化,包括2018赛季的中超也引进了VAR技术。足球的这一系列变化也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足球的观赏性,有点要向NBA学习的意思。
大鹏老师坚持原创!您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感谢您的关注和点赞评论!
英超如果启用白牌,可能穆里尼奥第一个疯掉。
白牌构想由普拉蒂尼提出,他的设想是取消黄牌,对犯有非体育行为的球员处以暂时离场的处罚,造成双方人员短暂失衡。这个规则有利于抑制越来越多的不必要犯规、假摔等行为,保持球场的流畅性,但是另一方面也可能打破足球现有的美感。
一场比赛非体育行为很多,平均下来有4-5张黄牌,这样一来每时每刻都有白牌减员现象,球队战术结构将时刻要做调整,对于一些作风硬朗、犯规较多的球队来说,可能主教练们会疯掉吧?
可见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非体育行为”的定义,《足球竞赛规则2016/2017》中对此做出如下阐述:
- 用假装受伤或假装被侵犯而试图欺骗裁判员(假装行为)
- 在比赛进行中球员擅自或未得到裁判员准许下与守门员互换位置
- 鲁莽地违反可被判罚直接任意球的犯规
- 犯规或故意手球干扰对方或破坏明显进攻机会
- 用手触球企图取得进球(不论是否成功取得进球)或企图阻止一进球但不成功
- 在比赛场地内划出未经许可的标记
- 其行动显示对比赛不尊重
- 球员蓄意用诡计利用头部、胸部或膝部等部位把球回传给其守门员去逃避规则的处罚(包括任意球),无论守门员是否用手触及皮球
- 比赛进行中或重新开始比赛时,用言语分散对方球员的注意力
英足总会有什么样的智慧呢?
不可能引进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引进的了。如果英超引进这个新规则,那对于足球的冲击有多大知道吗?!
白牌这一概念对于很多球迷来说都是陌生的名词,就连本人也要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才知道这回事。原本是前欧足联主席法国人普拉蒂尼提出的,他在一次倡议中提到:在足球比赛引进白牌,处罚那些非竞技因素的球员,禁止被处罚球员出场10分钟。
这样的措施或许对限制那些喜欢挑战主裁的球员或者球场比较激烈的冲突和犯规,还可以避免由于犯规被罚下一人的情况。可以说是一大改进规则,但是这对主教练将是一大挑战。
如若在英超联赛引进,在对抗激烈的情况下将经常出现球员被暂时罚下的情况,就会有很多结果的产生,场上10分钟将会出现很大变化。对于场上球员更是考验,在少打至少一人的局面下,比分随时有改变。这对于足球是刺激,但是很难接受,特别是英超,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这种被动局面。
那就会使大巴战术和铁桶阵将成为主流,这对于观赏性极高的英超联赛,暂时的少打一人真的很难去实现。所以,英超未来引进白牌是很难的话,至少在英足总那里难以通过。
花田球谈绿茵,关注点赞评论。与您分享足球故事,共享足球乐趣,持续打造精彩足球新闻和知识!
为什么刚买的球鞋底滑
因为新买的球鞋一般底部会有一层膜,因此刚开始的时候会有些打滑。那层膜被自然磨损掉之后鞋子外底会变软一点,抓地力也会好一点。
可以多穿几次压压马路,把气垫踩开,把脚底的膜给磨掉。或则也可以使用生马铃薯摩擦鞋底,把淀粉留在了鞋底,以达到防滑的效果。不过这个方法会消耗马铃薯,并且防滑效果一般。所以建议还是耐心穿着一段时间,就会把膜磨掉了。
普京与默克尔同意展开“诺曼底模式”磋商,波罗申科愿意加入,难道乌克兰在施缓兵之计
俄、法、德、乌四国再一次就俄乌冲突展开磋商,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因为对于欧洲、俄罗斯、乌克兰这三个方面来讲,一旦战争爆发,除了美国会因此受益之外,其他人都将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波罗申科愿意加入并不一定就是缓兵之计,毕竟他还是乌克兰总统,再怎么弱鸡,也还是要为国家和自己的前途稍微考虑一下的。
就目前俄罗斯针对俄乌冲突所作出的表态来看,尽管普京领导的俄罗斯表现出了一惯强硬,但是如果一旦真的发生了俄乌战争,即使俄罗斯在战争中打赢了支持下的乌克兰,但是在战略上却是一个大败亏输的局面。
因为这是继二战之后再一次有战火烧到了俄罗斯的本土,这种战略上的失败将会让其他国家意识到俄罗斯的虚弱,这对于俄罗斯国际战略上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所以对于俄罗斯来说,尽可能避免在本土作战是他必须要考虑的,否则如果俄罗斯就此失去超级大国的光环,那么即使是普京也承受不起这样的过失。
而战争对于德国和法国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不安全因素,且不说俄乌战争爆发将会对欧洲经济造成怎么样的严重影响,单单就北约体系来说,一旦俄乌战争爆发,站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美国,也肯定会借机再一次竖起北约的大旗,强迫法德接受美国的领导。
如果是这样的话,“欧洲人领导欧洲”这句喊了几十年的口号必然从此沦为泡影,而法国和德国的大国崛起梦也将会无从谈起。
因此对于俄、法、德三国来说,俄乌冲突可以存在,但必须要尽可能避免俄乌战争的爆发,其产生的后果非常不利于三国的利益,所导致的局势走向也是三国所不能预料和控制的,不管这三个国家在其中如何博弈,都无法取得足够的利益来弥补损失。
波罗申科虽然在刻赤海峡冲突事件中有夹带私货的嫌疑,但不能因为这样,就认为整个刻赤海峡事件是乌克兰造成的。
先来深入梳理一下刻赤海峡发生的缘由,作为背景补充,在深入讨论该话题。
刻赤海峡事件在2014年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半岛之后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刻赤海峡通过克里米亚半岛和俄罗斯的新罗西斯科地区将黑海和亚速海隔开。亚速海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共有的海域,双方在90年代就协商敲定刻赤海峡到亚速海这一海域为共享海域,就是双方都可以自由通行。
乌克兰危机爆发,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再之后乌克兰彻底倒向西方。北约开始和乌克兰频繁在俄罗斯家门口举行军演,俄罗斯担心乌克兰会将北约军事力量引入亚速海,导致俄罗斯直接面对北约的锋芒。于是俄罗斯在建刻赤大桥时做了一个调整,既以大桥中间两个桥墩为关口,作为进出刻赤海峡的通道,同时俄罗斯还制定了无害通过刻赤海峡的规章制度。
对乌克兰而言,这严重挑战了自己的利益,俄罗斯单方面收管刻赤海峡,意味着自己的军舰进出刻赤海峡需要取得俄罗斯同意,这样以来意味着乌克兰在亚速海方向上的军事力量将彻底被俄罗斯关在刻赤海峡里面,乌克兰海军力量被切成两段。
所以自5月份刻赤海峡建成通车以后,乌克兰和俄罗斯就一直围绕刻赤海峡、亚速海展开争夺博弈,只是因为当时事件并没有发展到开火的局面,所以引起的关注不大。
在亚速海,乌克兰海岸警卫队员多次扣留俄罗斯的渔船,以抗议俄罗斯对亚速海的内湖化,为此俄罗斯黑海舰队还专门组织过一个打击乌克兰海盗(海岸警卫队)的专项行动。乌克兰为了摆脱自己在亚速海不利的局面,还计划在今年年底在亚速海沿海地区建立一个新的军事基地。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G20峰会前夕这个阶段引发刻赤海峡冲突,实际上也是为了让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乌俄风波。波罗申科明白,对比陆军,乌克兰海军在与俄罗斯的博弈中更是不堪一击。如果没有国际社会的声援和帮助,亚速海乌克兰是守不住的。
所以默克尔提出的诺曼底会谈模式,其实也是波罗申科想要的,其最初的目的就是将亚速海、刻赤海峡事件国际化,借助国际社会向俄罗斯施压。
诺曼底模式是指由俄罗斯、德国、法国、乌克兰四国举行定期会晤处理乌克兰东部停火事宜的会谈。此番乌克兰在刻赤海峡事件中又将德国法国拉入了进来,实际上是波罗申科的胜利。
波罗申科同意加入“诺曼底式”磋商,实际上是不得已的选择。波罗申科面对北极熊实在没有办法,体量相差太大,又是遇上普京这个对手。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事件热度过去,波罗申科已经是无牌可打,无计可施。现在乌克兰的舰船和人员都还被俄罗斯方面扣押着,普京对于波罗申科的电话都不接。能够有德国总理默克尔提议以所谓诺曼底式的四方会谈,那是符合波罗申科心愿的。
(2014年诺曼底式会谈参加人员白俄总统、普京、默克尔、奥朗德和波罗申科)
虽然波罗申科在这场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事件中,获得了想要得到的目的,但是这个事件不能这样就算了。乌克兰舰船和人员还被俄罗斯扣押着,俄乌双方还有收尾工作要做。如果能够依靠德法两国以四方会议形式,解决被扣舰船和人员问题,这是符合乌克兰方面要求的。再说,对于德法两国作为中间人的参与波罗申科很放心,德法多多少少会帮助乌克兰圆场,普京对于德法也还是比较尊重的。
2014年乌克兰为了与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州民间武装停火,就是在法国的诺曼底举行四方会谈达成了明斯克停火协议框架。自从11月25日以来,波罗申科虽然成功的阻止了美俄首脑在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的会谈。但是在乌克兰国内,民众被俄乌刻赤海峡冲突事件煽动起来的仇俄情绪,一时不能降温。民众同时还要求波罗申科尽快想办法将被扣舰船和人员要回来,除了德法两国的帮忙调停,根本没有其它办法解决。能够在德法两国的帮助下,让俄罗斯释放乌克兰的舰船和人员,哪波罗申科就完成了一个问题。
(2014年德法乌三国领导人)
总之,如果这次“诺曼底式”四方会谈能够取得成功,那可是皆大欢喜的事。普京虽然对波罗申科感到非常的恼火,但从内心里也不想扩大事态,只不过想拿捏一下波罗申科而已。默克尔提出四方会谈普京很快就接受了,既给了默克尔一个人情,又不必单独与波罗申科纠缠。而作为德法两国,虽然心里同情支持乌克兰,但是也不想与俄罗斯作对,能够出面解决俄乌冲突也是符合德法的自身利益。波罗申科就不必说了,搅黄了俄美首脑会谈,还能从俄罗斯拿回舰船和人员。
前一段时间是年轻的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前台出尽风头。伊朗核问题他出面协调,叙利亚问题他参与打击,以前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大事小事他都参与调停。但是,在提出组建欧洲军遭特朗普猛批,以及国内的“黄背心”运动风起云涌时,国际上突然听不到他的声音了。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自11月25日俄乌发生海上冲突以来,马克龙就很少发声了,对俄乌冲突的表态也大多都是法国政府出面。反观默克尔,她却不紧不慢的从幕后走上了前台。这段时间里,普京给她打电话请求她出面调解,波罗申科向她喊话,请求德国派兵进驻乌克兰。再看马克龙,却已经无人问津。所以,马克龙还嫩,论老辣,非默克尔莫属!
今年11月11日,为了提升法国的影响力,马克龙在巴黎凯旋门举行了隆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纪念仪式。年轻的马克龙选择了这个时间正式呼吁组建欧洲军。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马克龙捅了“马蜂窝”。因为马克龙的组建欧洲军提议得罪了美国。于是,北约秘书长发声了,欧盟发声了,波兰、奥地利、波罗的海等国家也发声了。不过,不是支持的声音,而是嘲讽,反对的言辞。特朗普更是在推文中使用了“耻辱”的字眼。于是,马克龙闭嘴了。紧接着,喜欢“革命”的巴黎人民又闹起来了。本来是因为反对油价上涨的,但却漫延、转化成了打砸抢事件。国内国外几乎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给了马克龙永生难忘的教训,也就是说,在国际博弈和国内治理问题上凭的是智慧,而不是冲动和热情。
法德两国是欧盟的“双头鹰”,也是欧盟的实际领导者。法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自己也定位为世界性大国,所以在国际事务中,到处可以见到法国忙碌的身影。特别是年轻的马克龙就任法国总统后,一心想展示自己的才能,特别是对欧盟事务,马克龙更是精力旺盛的上蹿下跳,一时之间风头甚至盖过了默克尔。默克尔虽然是一介女流,但却颇具大将风度。做事不急不躁,柔中带刚。在马克龙风头最劲之时,默克尔悄然的隐在了幕后。当马克龙碰了一鼻子灰后,稳健的默克尔这才不慌不忙的又一次走到了前台。俄乌冲突的第一调停人易位成了德国。
2014年乌克兰东部分离运动四起,俄乌冲突陷入了僵局。如何打破僵局避免冲突进一步扩大,成为了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双方在内的欧洲国家难题,而美国乐见其冲突,奥巴马根本就不过问此事。而此时恰巧在法国举行二战期间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于是,在法国和德国的撮合下,达成了解决俄乌冲突的原则解决办法,这才有了后来的《明斯克协议》。而普京和默克尔在阿根廷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所达成的成果,就是确定了此次俄乌海上冲突仍然按照2014年诺曼底登陆纪念活动中的原则来磋商。故称“诺曼底模式”。
不得不承认,默克尔是一位睿智的领导人。她在与法国争夺欧盟领导权的博弈中,不声不响的取得了完胜。从这次俄乌冲突事件爆发后的各方反应来看,德国在欧洲的地位已经将法国甩的很远。俄乌海上冲突后,普京在第三天才发声,他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是给德国总理默克尔的。而波罗申科在向美国和北约求救未果后,也打电话给默克尔,还病急乱投医的请求德国派兵进驻乌克兰。大家都知道,由于受到美国的限制,德国的军力并不强,根本就无法对抗俄罗斯。可为什么波罗申科要请德国派兵呢?其实,这都是德国影响力的缘故。现在的俄乌冲突局面很清楚,美国仍然是不真心过问,北约也就没有胆量插手。而现在能出面解决,也愿意出面解决的只有德国。马克龙因为国内的“黄背心”运动已经无暇顾及俄乌冲突。在此情况下,波罗申科也同意按照“诺曼底模式”来解决俄乌冲突问题。至于波罗申科加入进来是不是缓兵之计的问题,我认为不是。因为现在的波罗申科已经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哪里还有什么缓兵之计?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救命的稻草”!因为一旦俄乌冲突扩大的话,乌克兰很可能会体无完肤。普京和默克尔提出用“诺曼底模式”磋商,以解决“刻赤海峡冲突”引出的后续问题。波罗申科表现的比较积极,那是因为“诺曼底模式”本来就是为了解决乌克兰的问题而促成的模式;该模式的参与方为德国、法国、俄罗斯、乌克兰。本次峰会俄国、德国提出,法国肯定同意,只剩下乌克兰,波罗申科怎么拒绝?拒绝了?还有谁能组织这样的会谈?故此,波罗申科表示参加,并非是“缓兵之计”。
况且,波罗申科无路可走,别无选择!
(图片来自网络)俄罗斯扣船扣人,已站在主动的位置,而乌克兰的波罗申科则站在了被动的位置上,波罗申科的多个举措并未获得北约、欧盟、美国等的积极回应,即使回应也是口头上的空喊,最现实的不过是在G20峰会上,特朗普与普京原定的会晤被取消,但有新闻报道,普京还是和特朗普站着探讨了五分钟。总体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实际上根本达不到波罗申科的期望。事情久拖不决,对波罗申科的未来选情极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当人们从满怀希望,到极度失望,选票的游走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波罗申科有些伤不起!
选期日益临近,波罗申科已走进了“死胡同”,见面总比不见面好,会谈总比对抗要好。三比一的比例,波罗申科愿不愿意,都得坐下去。他想“缓兵”,他想拖延时间,给谁拖延呢?坑是自己挖的,当前的形式是自己即将要跳下去,为了避免这样的结局,“诺曼底模式”也是不错的一种方式。
【诺曼底模式】“诺曼底模式”调解机制来源于2014年6月在法国举行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德法俄乌四个国家的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进行的一系列磋商。
2014年,“诺曼底模式”四国峰会在明斯克举行。
2018年12月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G20峰会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了工作早餐会。在会上双方同意未来就俄乌刻赤海峡摩擦,举行由法、德、俄、乌四个国家参与的“诺曼底模式”磋商。
说起乌克兰的那个傻总统,大帝、大妈这笑得那叫一个开怀。
对这个建议,波罗申科当然愿意加入了,对于这个没什么可怀疑的。乌克兰“伟大”的总统波罗申科为了自己那点可怜的支持率,故意挑起和俄罗斯的冲突,但凭着乌克兰自己那点可怜的战力是完全不够战斗民族一口吞的,于是就妄图去抱美国的大腿,但特朗普自己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哪有功夫管你乌克兰的这点闲事?无奈之余波罗申科又妄图去拉德国下水,但默克尔哪有他那种低智商,别的不说,就是考虑到俄罗斯的天然气供给,也绝不会跟着乌克兰去和俄罗斯做对。但天然气管道又经过乌克兰,默克尔自然也不希望俄乌之间把事情闹大,于是默克尔又把法国拉了进来,这样既给了马克龙一个面子,又加强了自己一方说话的权重。说实话,不考虑马克龙,在默克尔和普京之间,对俄乌冲突绝对是有着一致的看法的。大家再来个“诺曼底模式”,只不过是凑在一起打算说服波罗申科,别那么二好吗?
快邀我,快邀我!这事儿你们可不能暗箱操作!波罗申科闹到现在,再愚蠢也看出这件事闹下去真没什么意思了,于是只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提出什么要求俄罗斯必须归还乌克兰的军队和船只——那是一定的,现在俄罗斯只不过是在拿乌克兰一把,那些小破船俄罗斯又不缺,不还给你留着干什么?
国内太乱,没意思,不过可以在国外找找面子噢!
气势汹汹的波罗申科贸然挑战北极熊,结果一到跟前就被北极熊扑倒在地上。波罗申科赶紧去喊美国白头鹰来救他。白头鹰飞在天空,正在找它的小兔子,哪有空理他?没办法,波罗申科又求救于默克尔大妈。默克尔大妈心说,我救你不要紧,可惹恼了北极熊,那我的天然气怎么办?可不救他,天然气管道不是还得从他那里过吗?于是默克尔又向马克龙招了招手:小马呀,你那巴黎闹得太不像话,大妈看你最近有点灰头灰脸的,这不大妈给你找了个捞回面子的机会,咱们一起跟俄乌兄弟掺和掺和,他煮豆燃豆萁,咱给他来个相煎何太急怎么样?
先说结论:参加到“诺曼底模式”的磋商中去,不是什么缓兵之计,而是波罗申科保持自己新闻热度的重要行动。
波罗申科是刻赤海峡行动的主要发起人,他的目的是挽救低迷的民意支持率,赢得明年三月份的乌克兰总统大选。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先是扣押俄罗斯渔船引发俄罗斯检查刻赤海峡船舶作为报复,然后他在国际上大声嚷嚷说俄罗斯扼杀乌克兰;他宣布废除《俄乌友好条约》,再在黑海扣押十几艘俄罗斯船舶,引发俄罗斯以封锁海峡相报复;他再派军舰强闯刻赤海峡,引发武装冲突和俄罗斯扣船扣人。就这样,波罗申科一步一步将乌克兰导向战争状态。
(针锋相对的两个领导人)
宣布乌克兰进入60天战争状态的目的就是约束乌克兰所有政党的活动,因为国家一旦进入战争状态就意味着在全国实施戒严,新闻机构的报道将受限制,政府机构获得巨大权力,这样波罗申科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前总理季莫申科的竞选活动将受到影响。而波罗申科自己却可以利用民众的紧张和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来为自己加分,几天来他不断身着军装到各个地方视察、发表演说,宣扬俄罗斯威胁和自己不屈服的形象。相信这一切将为波罗申科的支持率加分。
(波罗申科不断炒作俄罗斯军事威胁)
这位糖果大亨也十分清楚,他这样的表演很难持续很久,普京不会随着他的指挥棒起舞。俄罗斯在强硬回绝放船放人的同时做好了军事斗争准备,顺势将新一批的S400防空导弹部署到克里米亚西北同时强化克里米亚半岛的防卫力量,并指出波罗申科挑起刻赤海峡冲突的真正目的是国内选举的政治企图,要求美国和西方国家不要坐视乌克兰“将婴儿当早餐”。
(季莫申科可能是刻赤海峡事件的真正“受害者”)
波罗申科希望特朗普给普京“带话”,特朗普带到了,但特朗普的放船放人的要求被普京拒绝。而对于自己老朋友默克尔的建议,普京却很给面子,他同意坐下来谈。
请注意,特朗普要求的是“立刻无条件放船放人”,而默克尔建议的是“以诺曼底模式”坐下来谈。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两种方案,前一种代表投降,后一种可以主动也可以妥协。俄罗斯有十几条船在乌克兰手里,在揭露波罗申科的政治企图后再以船换船以人换人,对于俄罗斯也能接受。
(普京懂德语,默克尔懂普京)
对于波罗申科来说,只要让这种事情保持热度他就赢了,无论是吵吵闹闹还是坐下来讨价还价,他都可以不断地上电视,可以让乌克兰人民看到一个“与强敌作斗争的强有力的总统”,这都比大家把他忘掉的好。
在阿根廷召开的G20会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达成一致,同意就俄乌刻赤海峡冲突展开“诺曼底”式磋商,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也表示愿意加入。
所谓“诺曼底模式”是指2014年在法国举行的庆祝诺曼底登陆70周年的大会期间,俄德法乌四国共同讨论了俄罗斯与乌克兰在乌东部的冲突问题,经多次会谈,也达成了一些协议,但执行得并不好。
个人认为,此次波罗申科同意参加俄德法乌会谈,并非什么缓兵之计,而是其求之不得之事。因为刻赤海峡冲突之后,乌克兰人伤舰被扣,想拉北约下水,但美欧却反应冷淡。这让波罗申科陷入尴尬之中,他打电话给普京又被拒绝,所以又向德国求援。这就是默克尔出面与普京沟通的原因。
这一结果的出现符合各方利益:俄罗斯虽然扣了乌克兰的人与船,但它并不想真与乌克兰开战;德国同情乌克兰却又不想得罪俄罗斯;而乌克兰正愁找不到要回人与船的路经,这一平台给了乌克兰机会。也就说,德国的这一举动暂时缓和了俄乌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不得不说默克尔是有大智慧之人!
波罗申科愿意加入所谓“诺曼底模式”的磋商,也未必是缓兵之计。
有的谈判,有的接触总是好的,对于解决国内问题,尤其是乌东地区的紧张局势,当有一定裨益。抱持着不接触不谈判的强硬态度,最后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即便如此,乌克兰波罗申科政府面对着国际国内的形势也不得不加入磋商。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乌克兰问题,尤其是乌东地区,已然由俄乌两国的问题,由于大国的介入,变成为国际问题,在乌克兰一方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夹在大国中间的滋味一定不好受,虽然有着德法等国的支持和帮助,但面对着东方强邻的强烈以对,在很多问题上举步维艰。
另外就是这种模式,最后能谈出个什么结果出来还未可知。如果双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不作出妥协和退让,谈判只能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关于乌东的地位,双方的停火以及其他一些事项,无限期的搁置起来。
希望这种磋商能起到关键的重要的作用,早日达成共识,尤其在当下因为着亚速海事件双方陷入愈演愈烈的僵局中,如何破局,俄罗斯乌克兰及有关各方在一定程度上也指望着这次会谈了。
国足12强赛,我们还有新的归化球员加入吗
国家队12强选人,很多球迷给出各种规划个意见。
我觉得都不靠谱。
首先国家队要什么样的人?
球迷没弄懂。
李铁的选人最看重的一点就是——能跑!
抓住这一点你就能看清楚李铁的首发名单了。
为啥艾克森首发?
因为他比阿兰和张玉宁能跑!
为啥吴兴涵能打主力边锋。
因为他是体能最好,最能跑的边锋。
你无论怎么诟病李铁,但是李铁的选人用人是有原则有目标的。
所以这届国家队是02年以来最有特点的一支国家队。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国足豪取4联赛,收获1200万,归化不归化已经不重要了。这批球员,只要给够钱他们,都可能创造传奇故事。
凭借张稀哲、武磊和张玉宁的进球,中国男足以3比1击败了叙利亚。再加上之前连续击败关岛、菲律宾和马尔代夫,中国男足已经获得四连胜。值得一提的就是,国足击败叙利亚的奖金是600万,再加上之前的600万。国足可以带上1200万奖金回国了。看来,接下来的12强赛也需要设置更高额的奖金,确保可以顺利闯进世界杯。随后,12强赛分组抽签规则出炉:中国男足被分到第4档。
国足3比1击败叙利亚,完美地完成了晋级12强赛的任务。亚足联马上公布12强赛的分档,日本和伊朗成为第一档,中国男足与阿联酋并列在第四档。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一次国足晋级的道路就是十分崎岖,甚至一度无法击败菲律宾和叙利亚。而且,李铁对于归化球员并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像阿兰这样的国内一流攻击手,不仅无法成为主力甚至还缺席部分比赛。如果,李铁还是坚持这样的选择,当碰到日韩球队的时候晋级世界杯还有戏吗?
随着中国男足复仇叙利亚成功,李铁的球队也顺利闯进了“12强赛”。随后,亚足联马上公布12强赛的分档,主要是按照之前的世界排名进行。第一档的是世界排名第28位的日本和第31名的伊朗,第二档是韩国(39)和澳大利亚(41),第三档是沙特阿拉伯(65)和伊拉克(68),第四档是阿联酋(73)和中国(77),第五档是叙利亚(79)和阿曼(80),第六档是越南(92)和黎巴嫩(93)。
值得一提的就是,根据2022卡塔尔世界杯预选赛的规则,亚洲赛区有4个直接晋级的名额和0.5个附加赛的名额。而战12支球队,也是亚洲最顶的球队,相信这一次“12强赛”会十分激烈。据悉,“12强赛”的赛程将于今年9月2日,明年3月29日结束。相信中国球迷都会守在电视机前,为国足呐喊助威。